今日经文:

路10:25-37

10:25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,说:「夫子!我该做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?」
10:26 耶稣对他说:「律法上写的是甚么?你念的是怎样呢?」
10:27 他回答说:「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爱主─你的 神;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。」
10:28 耶稣说:「你回答的是;你这样行,就必得永生。」
10:29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,就对耶稣说:「谁是我的邻舍呢?」
10:30 耶稣回答说:「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强盗手中。他们剥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个半死,就丢下他走了。
10:31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,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。
10:32 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,看见他,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。
10:33 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,看见他就动了慈心,
10: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,包裹好了,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,带到店里去照应他。
10:35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,交给店主,说:『你且照应他;此外所费用的,我回来必还你。』
10:36 你想,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?」
10:37 他说:「是怜悯他的。」耶稣说:「你去照样行吧。」

思考问题:
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

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
2.具体信息的思考:

A. 我们常讲「因信称义」,即人因着信基督得以在祂里面有永生。那么为何在这里主耶稣说「你这样行,就必得永生。」那么「因信称义」和「这样行」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?

B. 如果在主耶稣所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找出一个最为关键的词,你认为会是哪个词?请分享你的感动。

注:

灵修内容:

今天的经文提到一条熟悉的旧约律法─爱你的邻舍。一个渴切得着永生的律法师,来到耶稣面前寻求生命的解答,耶稣的反问让律法师知道真正的生命就是遵循神的话语。接着这个律法师为了显明自己有理,也是为了厘清爱人的「范围」,以彻底地实现诫命,就问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问题:「谁是我的邻舍?」而耶稣透过比喻所给的回应值得我们深思。

对律法师而言,因为他对人有高低评判之别,以至于他想要找出谁才是值得他去爱的对象,也许对他而言,值得去爱的邻舍就是和他一样学问渊博的律法师,或是身处高位的宗教领袖、祭司长们。然而耶稣的比喻却是在呼召他,与其挑三捡四的评估谁配成为我们的邻舍,不如去作有需要者的邻舍,因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,都应当是我们付出关怀、舍己的对象。

另一方面,让律法师惊奇的是,在比喻中施予怜悯、实际爱人的,并非恪守律例诫命的祭司长和利未人,反而是被犹太人轻视的撒玛利亚人。这些不忠于民族的混血后代,犹太人根本连走过他们居住的城镇都不肯的,结果却是这样的人对躺在路边的伤员伸出援手。会不会有些时候我们的邻舍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人呢?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:当耶稣要求律法师效法撒玛利亚人的爱心照样去行时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,律法师原本是想要定义谁才是有需要别人帮助的邻舍,但是耶稣的比喻反倒是邻舍应该是那位有力量的帮助者。此外,这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提醒是,耶稣其实是在告诉律法师,也是告诉今日的世人,我们就是那一位被打得半死的人,不要再洋洋得意地说:我可以付出什么来帮助人、可以为神做些什么来荣耀祂、可以为社区尽些心力让他们进入教会。

事实上,倘若我们没有先被神的爱医治,先被神的能力充满,先被神的恩典给救赎,我们就是那个动弹不得,在路边垂垂等死的人。因此,我们需要的是先看见主已经为我们成就大事,并且谦卑领受救恩,才有能力谈去爱人的下一步。

回应
天父,求祢开我们的眼,看见自己的软弱无助,我们所有的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出于祢。在我们想要为祢做大事之前,求祢先让我们看见,我们什么都不能做,一切都是祢的恩典。

祷读
路加福音十章27节
他回答说:「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爱主-你的神;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。」

QT经文
路加福音十章25~37节

·END·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