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路8:4-21 8:4 当许多人聚集、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,耶稣就用比喻说: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A. 在撒种的比喻中,什么样的才是好土?一个人的心怎样才能成为好土呢? B. 请分享你对「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,我的弟兄了。」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。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在这段经文一开始,我们又看到耶稣用比喻教训众人。耶稣用比喻讲道理,一方面因为生活化的素材比较容易让人明白;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比喻的素材平实、生活化,骄傲的人往往不愿意听从。撒种的比喻就让我们看到,同样是神的话,不同的人听见了却有不同的反应。耶稣用四种土壤代表四种听道后的反应:第一种人听了道跟没有听过一样,神的话在他身上没有起任何作用;第二种人就像一有些人来教会,是认为信耶稣就有平安、喜乐,因此一旦遇到困难,象是生病、事业不顺、感情困扰,就认为神不爱他,不想信耶稣了;第三种人是将今生的事,如事业、财富、健康、人际…等,看得比个人与神的关系更加重要,因此,不会将属灵生命的追求视为优先。他只愿意轻松地到教会,只要不太影响自己今生的追求,就参与教会的服事,好像对教会、对上帝都有个交代就行了;第四种人称为「好土」,他不但领受上帝的道,更在各样困难的景况中忍耐,持守真理,并且努力将神的话实践出来。 现在是一个强调自我、重视个人感觉的时代,但同时带来一个现象,就是「对神的话语缺少严肃的态度」。在聚会中强调个人的感动,以及情境的舒适,却忽略了神话语才是整个敬拜的中心,因此无法因着对神话语的信心,而产生坚忍的态度,毕竟已经太习惯于倚靠感觉行事。莫要忘了,要成为耶稣比喻中的好土且能够结实的人,必须经过「忍耐」的过程;而那帮助我们在艰难环境中,仍能忍耐等候的力量,就是神的话语。 回应 祷读 QT经文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