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可14:53-72 14:53 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,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。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A. 为什么对于许多的控告耶稣既不理会,也不辩解?为什么当大祭司问他的时候,祂却回答的非常坚定?主耶稣这么做带给我们哪些属灵的启示? B. 你个人如何看待彼得的软弱?你是否很多时候也如同彼得一样软弱?主耶稣如何看待我们的软弱?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之后,耶稣起来面对祂的使命:十字架的道路。从夜晚到早晨,耶稣经历一连串严酷的审判。首先审判耶稣的,是大祭司和公会,这是神的选民──犹太人对耶稣的审判。即便他们定了耶稣的死罪,但是耶稣仍清楚地引用但以理书第七章中的预言,人子必要驾云降临,最后的审判也要展开。 我们如何从时间与历史的轴线看到神的公义呢?在当时,大祭司、文士、法利赛人极尽所能地作假见证,为要将耶稣定罪,最终他们也得胜了。但当他们在审判耶稣时,却不知道神也正在审判他们。因未来在宝座前的审判,所有的假见证都要一句句的供出来,届时,这些握有世界权势的人,能承担得起吗? 面对不公义的审判、虚假的见证,耶稣的回应是不言语、不回答;然而,祂却率直的承认自己是「当称颂者的儿子─基督」(参61~62节)。这正是大祭司要的答案,然而他们想要这个答案的目的,不是为了让人欢喜迎接弥赛亚,而是要将之作为置耶稣于死罪的借口。这实在是极为讽刺的对话。耶稣不为虚假的控告辩解,只是诚实地表明自己的身分,但是在人世间的不公义中,诚实反而带来祸患。不过,在神宝座前的审判中,一切的虚假都不能站立,惟有信实公义常存于天地之间。 耶稣受审的过程是如何真实的流传下来呢?在公会受审时,耶稣虽是孤身一人站立在仇敌之中,忍受着恶谋与羞辱,面对着一切虚假的见证;但当时在场的人,并非都是与大祭司同一伙的人,软弱的彼得,当时正远远地跟着耶稣,他在大祭司的院里烤火,亲眼目睹了耶稣受审判的过程,并且也经历了自己的软弱与不信。在彼得痛悔的泪眼中,他见证了这一切,并且将真实的过程传给了马可,这真实的见证就透过马可的记载而流传百世。 回应 祷读 QT经文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