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可9:30-50 9:30 他们离开那地方,经过加利利;耶稣不愿意人知道。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A. 在这一章中,耶稣再次告诉门徒他将会被杀害和复活。然而,门徒却争论谁是最伟大的。这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?您认为一个属于基督的带领者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? B. 这一章中,耶稣提到了勿要使人跌倒。请分享你自身对「使人跌倒」的理解?在我们的生活中,如何才能做到不使人跌倒?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人与人之间常有纷争,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常有纷争。耶稣指出,如果我们使别人跌倒或信心软弱,我们就会落入可怕的结局。耶稣勉励我们,在生命中应该有盐,彼此和睦(参50节)。 在这段经文中,耶稣的心情是沉重的,祂在路途中经过加利利,却不愿意人知道。耶稣要把时间和空间保留给门徒,要教训他们关于祂自己的命定:祂将要被交在人手里,被杀害,三天后复活。这惊天动地的救恩,即将要展现在门徒的面前,因此耶稣盼望他们能够明白其中舍己的真义。然而,门徒在这样的情境中,依然不能跳脱自我的思考,听不懂耶稣的教导。因此从二者中,我们看到耶稣的舍己和门徒的自我中心,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! 透过了门徒们彼此相争,以及和外人的相争(参38节),耶稣给予教导与勉励,「你们里头应当有盐,彼此和睦。」然而,我们如何才能彼此和睦呢?耶稣的教导挑战了我们的价值观: 大小的调整:什么是大呢?就是能够服事小的。因为人眼中看为小、看为弱势的,反而是耶稣最看重的。因此,在属天的法则中,大小的分别不在于权力的高低,而在于舍己的多寡,一个愈愿意放下自己的权力,为人舍己的人,在耶稣眼中才是最大的,这是我们需要重新学习的。 看见别人的恩惠:我们常喜欢分门别类,即使在教会群体中亦是如此。门徒想排斥别人,耶稣却教导我们,别人即使只给我们一杯水喝,作了一点点恩惠在我们身上,他们都要得着赏赐。 要顾念肢体:在教会中,我们的确常因彼此意见、看法不一样,在各样事上彼此伤害;耶稣严严地警告我们,如果我们不警醒、顾念别人的需要,使别人跌倒、软弱,甚至离开教会、离开主,我们的结局将是何等悲惨。 耶稣在踏上十架道路之前,面对门徒的自我中心、自私自利,祂教导他们要彼此和睦。和睦最重要的关键,就是舍己。耶稣不仅以言语教导门徒,更以祂自己的生命为门徒摆上,成为和睦。我们原本就是以自我为中心,但是耶稣却是以我们为中心。感谢耶稣,因祂就是「和睦」,我们才可能活出和睦的生命。 回应 祷读 QT经文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