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可8:1-26 8:1 那时,又有许多人聚集,并没有甚么吃的。耶稣叫门徒来,说: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A. 耶稣刚刚在四千人面前行过神迹,但当法利赛人来求神迹的时候却被耶稣拒绝了?为什么?这对我们辩证的看待对神迹奇事的追求有怎样的启示? B. 耶稣提醒门徒说「你们要谨慎,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。」今天有什么样的酵在影响我们?我们该如何警醒度日?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:费尽了心力,但是所作所为却遭人误解、被人拒绝,或是不能被人以同理心对待,于是就觉得委屈、受挫,或是想要放弃;耶稣也同样面对这样的状况,但祂却展现了高度的忍耐与智慧:对于心怀恶意、刚硬的人,耶稣的选择是离开;对于愿意跟随却不明白的人,耶稣选择以更大的忍耐,帮助他们明白属灵的真理。 耶稣周游四方,行了许多神迹─医病、赶鬼、使五千人吃饱、平静风和海…等,然而,人的回应却有不同:法利赛人依旧不信,要求耶稣再行神迹;门徒则是不明白神迹的意义,也不理解耶稣的所作所为。耶稣如何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呢? 法利赛人要求耶稣从天上显个神迹,耶稣深知他们的动机,明白这样的声音并非因着需要,而是出于盘问与试探,想要抓着自己的把柄。面对这样的景况,耶稣大可以行一个极大的神迹,堵住法利赛人的口,以证明自己神儿子的身分;但是耶稣的选择却是隐藏自己的大能,「离开他们,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。」(参13节)面对法利赛人的质疑,耶稣满有智慧地回应,避开了恶者的试探。 另一方面,耶稣也以极大的忍耐,面对门徒的愚拙:他们虽然跟随耶稣,却不明白神迹的意义。门徒只关心食物上的需要,并不明白耶稣的教导。面对这样的门徒,耶稣的选择不是离开,而是持续忍耐和继续教导,并对门徒发出一连串的挑战。耶稣指出门徒的错误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心思意念都集中在肚腹,所以听不懂耶稣的话。在耶稣一连串的问话与挑战中,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耶稣急迫的心。祂挑战门徒「你们的心、眼睛、耳朵…都到哪里去了?你们看见我所做的一切,却仍然不明白吗?」(参18节)这样的挑战也激发我们思考:我们的心、眼睛、耳朵是向耶稣敞开?抑或只向自己的需要敞开? 面对不同人心,耶稣有不同回应。盼望我们的心不像法利赛人般刚硬,也不如门徒般愚拙。求耶稣赐下更多恩典,且开我们的心窍,使我们能真认识祂,真认识祂一切奇妙荣耀的作为。 回应 祷读 QT经文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