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可6:30-44 6:30 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,将一切所做的事、所传的道全告诉他。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: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A. 众人追寻耶稣,目的就是要聆听耶稣的教训吗? B. 耶稣让门徒们给众人吃东西,门徒们的反应如何?这对我们的信仰生活有什么启示?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五饼二鱼是四卷福音书中唯一共同记载的神迹,我们一起思想这个神迹所揭示的重要主题─耶稣的怜悯。 我们深信,我们的神是伟大的创造主,也是救赎主。祂使风浪平息,以五饼二鱼使五千个男人吃饱,在祂没有难成的事。但是,这样伟大的神如何进入我们的生命,和我们相互连结呢?我们通常的答案是「信心」。然而,进一步思考,如果不是耶稣道成肉身,来到人世,我们又怎能认识祂?如果不是耶稣主动和我们接触,以祂的话教训、督责、安慰、鼓励,我们如何能产生信心?耶稣主动和我们的生命连结,都是因着祂的爱与怜悯。 经文记载,施洗约翰才殉道不久,使徒们也刚从外地服事回来,在心情上、体力上都需要安息,因此,耶稣带使徒到旷野,离开人群安静休息,因为他们「连吃饭也没有功夫」(参31节)。但没想到仍然有许多人跟着,甚至先赶到旷野等他们。即便极度疲累,需要休息,耶稣看见这群人「就怜悯他们,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。」(参34节)耶稣不但开口对他们讲道,还为他们安排晚餐,因为祂深知这些人的需要。 耶稣爱我们、怜悯我们,这是多么大的安慰!即使在各样的难处中,也深知在祂那里必有预备;就像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,耶稣看顾众人的需要远超过祂自己的需要。怜悯,就是与人同受苦难,因此耶稣不愿让众人在昏暗的旷野中来回奔波地寻找食物,故以实际行动,为饥饿的众人带来祝福。 约翰福音提醒我们,很多人找耶稣,单单是为「吃饼得饱」,满足自己的需要;然而,耶稣仍然愿意为他们行神迹,因为耶稣行神迹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;耶稣行神迹,是因为祂爱我们、怜悯我们,并建立我们的信心,好领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度。愿我们能更深地体会耶稣的心,在祂的大能作为中,更深地认识并领受那属天的、丰盛的爱与怜悯! 回应 主耶稣,谢谢祢的怜悯。让我们不仅从祢的作为认识祢,更能从祢的心意来认识祢。我们愿意更深地回应祢的爱与怜悯,在爱中被祢更新与激励。 祷读 马可福音六章34节 耶稣出来,见有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,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,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。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