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
可4:1-34

1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。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,他只得上船坐下。船在海里,众人都靠近海,站在岸上。
2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。在教训之间,对他们说:
3「你们听啊!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。
4撒的时候,有落在路旁的,飞鸟来吃尽了;
5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,土既不深,发苗最快,
6日头出来一晒,因为没有根,就枯干了;
7有落在荆棘里的,荆棘长起来,把它挤住了,就不结实;
8又有落在好土里的,就发生长大,结实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」;
9又说:「有耳可听的,就应当听!」
10无人的时候,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他这比喻的意思。
11耶稣对他们说:「 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,若是对外人讲,凡事就用比喻,
12叫他们看是看见,却不晓得;听是听见,却不明白;恐怕他们回转过来,就得赦免。」
13又对他们说:「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?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?
14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。
15那撒在路旁的,就是人听了道,撒但立刻来,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。
16那撒在石头地上的,就是人听了道,立刻欢喜领受,
17但他心里没有根,不过是暂时的,及至为道遭了患难,或是受了逼迫,立刻就跌倒了。
18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,就是人听了道,
19后来有世上的思虑、钱财的迷惑,和别样的私欲进来,把道挤住了,就不能结实。
20那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听道,又领受,并且结实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」
21耶稣又对他们说:「人拿灯来,岂是要放在斗底下,床底下,不放在灯台上吗?
22因为掩藏的事,没有不显出来的;隐瞒的事,没有不露出来的。
23有耳可听的,就应当听!」
24又说:「你们所听的要留心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,并且要多给你们。
25因为有的,还要给他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。」
26又说:「 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。
27黑夜睡觉,白日起来,这种就发芽渐长,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。
28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:先发苗,后长穗,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;
29谷既熟了,就用镰刀去割,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。」
30又说:「 神的国,我们可用什么比较呢?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?
31好像一粒芥菜种,种在地里的时候,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,
32但种上以后,就长起来,比各样的菜都大,又长出大枝来,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。」
33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,照他们所能听的,对他们讲道。
34若不用比喻,就不对他们讲;没有人的时候,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。

思考问题:
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
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
2.具体信息的思考:

A.我们怎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心成为好土,让神的话语在我们里面生根发芽,结出果子?
B.「有的,还要给他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」请分享你对这句话的理解;这句话对你的服事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帮助?

注:

灵修内容:

分享:

在这一段经文中,耶稣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神的道、神的国。但其中最难明白的,并不是这几个比喻的内容,而是耶稣使用比喻的目的。第11-12节说:「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,若是对外人讲,凡事就用比喻,叫他们看是看见,却不晓得;听是听见,却不明白;恐怕他们回转过来,就得赦免。」难道耶稣不愿意每一个人都明白神国的道理吗?还有,祂使用比喻,是要隐藏什么呢?耶稣来到世上,不就是要传讲天国的福音,那么若天国的道理说得不清不楚,人又如何能领受呢?
其实,耶稣的心意当然是「愿意万人得救,不愿一人沉沦。」然而,耶稣也非常看重人听道的态度。因此耶稣讲完撒种的比喻之后说:「有耳可听的,就应当听!」(参9节)在第24节,耶稣又说:「你们所听的要留心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,并且要多给你们。」最后,第33节也记载:「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,照他们所能听的,对他们讲道。」所以人们「如何听」和耶稣「如何讲」有非常密切的关连。对于掩耳不听的人,结局就是「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。」(参25节)
的确,耶稣的话语有时并不容易明白,门徒也常常是愚顽的,因此,ㄧ颗谦卑求问的心非常重要。经文记载,有许多人在耶稣那里聚集,要听耶稣的教训,然而,当耶稣说完了撒种的比喻,许多人不明白这比喻的意思就离开了,只剩下一些真正跟随耶稣的人。第10节说:「无人的时候,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祂这比喻的意思。」不明白的人离开了就永远不会明白,如同得着宝贝打不开就扔了;只有那些跟随耶稣,又不断求问的人,才能打开并得着宝贝。
在撒种的比喻中,耶稣说明了人心对于听道、领受真理的四种态度:撒在路旁的、撒在石头地上的、撒在荆棘里的、撒在好地上的。(参14~20节)如果我们的心不对,神的道就不能在我们里面成长,真理就不在我们的心中显明。
耶稣来到这个世界,用祂自己的性命宣扬福音,祂岂是要将福音隐藏呢?耶稣使用比喻,正是要显明我们的心是否愿意寻求真理;寻求的,真理必向他显明。

回应
主啊!惟愿我们有ㄧ颗温柔领受的心,赐下智慧和启示的灵,使我们真认识祢。

祷读
马可福音四章24~25节
又说:「你们所听的要留心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,并且要多给你们。因为有的,还要给他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。」

·END·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