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
马可福音 2:1–17 
 
1 过了些日子,耶稣又进了迦百农。人听见他在房子里,
2 就有许多人聚集,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,耶稣就对他们讲道。
3 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,是用四个人抬来的。
4 因为人多,不得近前,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,拆了房顶,既拆通了,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。
5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,就对瘫子说:“小子,你的罪赦了。”
6 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,心里议论,说:
7 “这个人为甚么这样说呢?他说僭妄的话了!除了神以外,谁能赦罪呢?”
8 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,就说:“你们心里为甚么这样议论呢?
9 或对瘫子说‘你的罪赦了’,或说‘起来,拿你的褥子行走’,哪一样容易呢?
10 但要叫你们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。”就对瘫子说:
11 “我吩咐你起来,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!”
12 那人就起来,立刻拿着褥子,当众人面前出去了。以致众人都惊奇,归荣耀与神,说: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。”
13 耶稣又出到海边去,众人都就了他来,他便教训他们。
14 耶稣经过的时候,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税关上,就对他说:“你跟从我来!”他就起来,跟从了耶稣。
15 耶稣在利未家里坐席的时候,有好些税吏和罪人与耶稣并门徒一同坐席,因为这样的人多,他们也跟随耶稣。
16 法利赛人中的文士看见耶稣和罪人并税吏一同吃饭,就对他门徒说:“他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吗?”
17 耶稣听见,就对他们说:“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。”

思考问题:
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
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
2.具体信息的思考:

A.瘫子的病,和他的罪有什么关系?【注意:罪与疾病的关系并不是这里论述的重点,耶稣的赦罪权柄才是重点】
B.法利赛人是健康的人吗?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回应对你有什么提醒?

注:

灵修内容:

分享:

在这段经文中,瘫子及四个朋友、税吏和罪人,都得着耶稣的恩典、医治与祝福,但是宗教饱学之士如法利赛人和文士,却需要面对生命更深层的自我反省。
从宗教观点来看,文士与法利赛人是敬虔且认真学习的人。他们认真研读神的律法,盼望实践神的命令;他们非常在乎以色列神的选民身分与地位,极力保持圣洁,对罪十分敏感…,但这样的宗教人士,虽然敬虔,却难免自义,失去了真实且活泼的信仰。因此,当他们听见耶稣说话,赦免别人的罪,心中就议论:惟有神能够赦罪,若说自己能够赦罪,岂不是僭妄吗?此外,当他们看见耶稣与税吏和罪人吃饭,也不免疑惑:这人不在乎圣洁吗?怎么沾染罪恶呢?故他们虽看见了耶稣的属天能力,却又为祂的所言所行感到困惑,因为耶稣的言行完全颠覆了这些宗教人士原本的信念,挑战了他们旧有的思维模式。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自幼笃信的宗教规条与信念系统,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厉挑战。
耶稣深知他们心中的自以为义和律法主义,因此在施行赦罪权柄,证明祂是神子之余,又再次谆谆教诲:「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。」(参17节)不过,耶稣这样恳切的教诲,显然不被文士与法利赛人接受。因为,他们情愿继续蒙上宗教的帕子,也不愿接受真实的神儿子—耶稣。
在我们的思想中,也有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、价值、信念…,甚至也有一些对神作为的既定想法和认定。不过,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,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,因此我们的心思意念是否愿意被耶稣的挑战与教导更新呢?保罗提醒我们:「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,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。」(参罗十二2) 愿耶稣常常调整我们的眼光与心思,能够真正认识祂;并保守我们活在真实的信仰中,而不是在律法规条里。
回应
主耶稣,求赦免我们常常容让一些既定想法,遮蔽心思;我们全人全心都降伏在祢面前,求祢调整更新,使我们在真理中得自由。
祷读
罗马书十二章2节
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,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。

·END·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