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 27:1–10 1到了早晨,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, 2就把他捆绑,解去,交给巡抚彼拉多。 3这时候,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,就后悔,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,说: 4「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。」他们说:「那与我们有甚么相干?你自己承当吧!」 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,出去吊死了。 6祭司长拾起银钱来,说:「这是血价,不可放在库里。」 7他们商议,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,为要埋葬外乡人。 8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做「血田」。 9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,说:「他们用那三十块钱,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,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, 10买了窑户的一块田;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。」 |
思考问题: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 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 2.具体信息的思考:按今天的经文和灵修文, 卖主的犹大见到主耶稣被抓捕,被定罪;祂没有做任何的反抗,或施行任何的神迹来逃脱眼前的险境。 因此犹大就后悔,想要退回卖主所得,来消除这后果。 但他的尝试失败了。 请分享 A. 你如何看待犹大卖主的动机? 他为什么后悔了? 面对失败,犹大和彼得有怎样不同的反应? B. 你是否曾经做了不讨神喜悦的事情,或者总是陷在肉体的软弱中无法自拔? 你对此的反应是懊悔呢,还是悔改呢? 请举实例。 今天的信息给了你怎样的亮光? |
注:




灵修内容:
分享: 我们这段经文第3节提到,当犹大看见耶稣被定罪,就“后悔”,而他最后的结局却是“出去吊死”!我们看见彼得三次不认主,犹大一次出卖主,两个人都一样犯罪,一样知罪,也一样悔罪,但结局却很不同。彼得虽跌倒,但能从失败中站起来重新服事主,而犹大却出去吊死,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?因为彼得是“悔改”,而犹大是“懊悔”。当我们犯罪时,神要我们不只是“懊悔”,而是“悔改”,“懊悔”是有害无益的,而“悔改”才能使我们有机会从失败跌倒中站立起来。因此,让我们一起来思想“悔改”与“懊悔”的不同: 第一、“悔改”是对“罪的本身”感到痛悔,对自己犯罪得罪神而痛悔,而“懊悔”则只是为了“罪的结果”感到后悔。犹大只是为了他犯罪的“结果”而后悔,正如希伯来书中也提到以扫也是因为他贪爱世俗犯罪的“结果”,也就是失去了长子的祝福而痛哭。而真正的悔改的人,是为了自己“本身”是一个罪人,得罪了神而痛悔,这是很不一样的。所以弟兄姐妹们!当你犯了淫乱,你是因为犯罪让自己蒙羞,还是真正为了自己是一个罪人得罪神而难过呢?你是为了自己的坏脾气觉得自己得罪神呢?还是只是因为坏脾气砸坏了电视而懊悔呢? 第二、“懊悔”只看见自己犯了罪,而没有看见神的爱。真正“悔改”的人,他除了看见自己犯了罪之外,他对神的爱有信心,以致于他能仰望十字架的赦免,重新站起来!正如彼得一样。廿六章25节提到当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,他就“想起耶稣所说的话”!他想起什么话呢?我们相信除了主预言他会三次不认主之外,他也会想起耶稣对他说过:“但我已经为你祈求,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,你回头以后,要坚固你的弟兄”(路加福音22章32节),这是多么慈爱怜悯的应许啊!因此,真正“悔改”的心,痛悔却充满光明和希望,悔改之后心中充满平安与喜乐,而“懊悔”则是充满黑暗与绝望,不安与痛苦,正如犹大一样。因此弟兄姐妹们!当我们犯罪跌倒之后,我们除了为自己的罪痛悔之外,我们应当相信神会给我们机会悔改,我们永远都是祂的儿女,祂不会放弃我们的! 回应: 主啊!让我有真实、有盼望的悔改,而不是常常只是无益、不安的懊悔! 祷读:林后七10 (本灵修文转自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,内容版权皆为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所有。) |
·END·

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