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
马太福音 23:1–12 
 
1那时,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,
2说:「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
3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,你们都要谨守遵行。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;因为他们能说,不能行。
4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,搁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。
5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,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,衣裳的繸子做长了,
6喜爱筵席上的首座,会堂里的高位,
7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,称呼他拉比(拉比就是夫子)。
8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;你们都是弟兄。
9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,就是在天上的父。
10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,就是基督。
11你们中间谁为大,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。
12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。

思考问题:
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
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
2.具体信息的思考:按今天的经文和灵修文, 主耶稣告诫祂的会众不要效仿文士和法利赛人,并说,“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”。请分享
A. 你认为文士和法利赛人能说不能行,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? 他们看重的是什么?你是否也会以圣经中的标准,把类似的重担搁在别人身上,而忘记了这标准当首先应用在自己身上? 请举例反省。
B. 在自高和自卑之间,圣经中有哪些人物是正面或反面的榜样? 你周围是否有谦卑慎言的人? 请分享经历。

注:

灵修内容:

分享:

这段经文耶稣责备这些宗教领袖在信仰上的错误。当我们研读的时候,我们也一起来反省,我们是否也有这些不讨神喜悦的信仰生活:

第一、我们不要“能说不能行”。第3节耶稣提到这些宗教领袖“能说不能行”,这是人共同的问题,因为往往说很容易,做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。因此第4节耶稣提到,一个“能说不能行”的人,他就会把难担的担子给人担,因为他自己没有体会做的困难,说很容易,所以这些宗教领袖就把许多的重担加在人的身上了。耶稣来是卸下人的劳苦和重担,使人得安息,真正的信仰是让人安息,而不是让人感到重担的。因此,求主让我们不是一个光用嘴巴来过信仰生活的人,更不是只会要求别人,自己却没有榜样的人。要记得,神的道是遵行的人才有福的。

第二、我们不要“喜欢被人看见”。第5节耶稣说,这些宗教领袖一切所作的,都是要叫人看见。这也是人共同的试探,人都喜欢我们作善事的时候被人看见,好得到人的称赞。然而,真实的信仰是我们个人与神之间一种既亲密、又真诚的关系,若信仰沦落在表演与虚饰的作风中,这是神所厌恶的。弟兄姐妹们!让我们也小心这样的试探,常常注意自己的信仰是为了“让神看见”呢?还是只是为了让人看见呢?

第三、我们不要有“属灵的虚荣心”。第6-10节耶稣提到这些宗教领袖,喜欢“高位”、喜欢人家称他是“拉比”、喜欢人家尊称他为“父”,享受虚荣,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试探。因此耶稣在第11-12节再次强调,真正的信仰是自卑在神与人的面前,甘愿在人的中间谦卑地服事人群,而不是只是喜欢被人尊敬、享受虚荣的人。当然,我们也当留意,第8-10节耶稣强调的并不是,我们从此以后不可以称人为老师和父亲,而是要我们小心虚荣的动机。求主救我们脱离这样的虚荣!

回应:

“主啊!求主救我脱离能说不能行、喜欢被人看见、及属灵的虚荣心,让我的信仰生活是主所喜悦的!阿们!”

祷读:太廿三11-12
背经:太廿三12

(本灵修文转自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,内容版权皆为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所有。)

·END·

意见反馈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