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经文:

太 9:35–38 
35耶稣走遍各城各乡,在会堂里教训人,宣讲天国的福音,又医治各样的病症。
36他看见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;因为他们困苦流离,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。
37于是对门徒说:「要收的庄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
38所以,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。」

思考问题:

通过今天的信息,请分享
1.从神、人、我三方面分享心得。(神的属性/作为/旨意/应许/警告;人的属性/作为/榜样/教训;自己的内省/见证/成长目标等)
2.具体信息的思考:在马太福音 9 章 38 节中,「收祂的庄稼」原文是「到祂的收割里」,即有分于祂的收割。庄稼的主人当然知道何时打发人出去收割自己的庄稼,但对于工人来说,更重要的是自己能被雇佣做工。(摘自圣经综合解读。)按今天的经文和灵修文, 请分享
A. 你的信仰生活是否只局限在教会肢体间的交通和个人的属灵体验? 你有看到主耶稣看到的吗 — 那些等待被收入谷仓的“庄稼”和等待牧人的“羊”? 请列举出身边具体的对象。
B. 对这些对象,你当以怎样的心态、角色和方法参与到神对他们的“大收割”中?

注:

灵修内容:

这段经文记载耶稣殷勤服事的脚踪,祂马不停蹄地走遍各城各乡传福音,服事有需要的人,因为祂怜悯许多的人“困苦流离”,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。因此祂也感慨地说:“要收的庄稼多,作工的人少”!但愿我们能体会耶稣基督的心肠,我们能像祂一样殷勤认真地为主收割庄稼。因此基督徒需要作到三件事:

第一、我们需要有“看见”(36节):人需要看见才会产生怜悯的心。因此基督徒不应当只是关在教堂内敬拜,享受神的同在。我们应当接触更多未信主的人,我们将会“看见”许多外表光鲜亮丽的人,事实上他们内在的生命真是“困苦流离”,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。我们也应当鼓励基督徒参与海外短宣的事奉,特别是到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,我们的眼界将会被打开,看见这个世界有许多需要服事的灵魂,我们怜悯的心将会被触动,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禾场收割庄稼!

第二、我们需要“祷告”(38节):耶稣看见这许多困苦流离的人,祂要求我们“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割庄稼”!可见当我们对灵魂有怜悯,有负担,我们体会耶稣基督的心肠,以致于我们以祷告与神同工时,神就会感动、兴起更多有负担的工人投入禾场!

第三、我们需要“差派”(38节):面对“要收的庄稼多,作工的人少”,我相信耶稣不会希望我们只是祷告而已,祂会希望我们出去收割庄稼,祂希望教会不断地打发工人出去抢救灵魂。因为我们从马太福音十章1节就看见,耶稣立刻打发祂的门徒出去传福音。一个真正体会耶稣基督心肠的教会,必定是一个宣教的教会,一个不断打发工人出去的教会。38节中“打发”两个字,原文有“赶出去”的意思,值得我们深思。今天有太多的工人总觉得出去的时候还没有到,也有许多的教会总是自私地把工人强留在本地的教会中,因此耶稣说要把工人“赶出去”,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工人早就应当出去了。但愿教会有更宽广的心,脱离本位主义,以外地许多的需要为念,愿意“放”工人出去!

回应:

“主啊!愿我们的教会是对失丧的人有看见、有感觉的教会,愿我们的教会愿意把工人差派出去,好让祢的心得安慰!”

祷读:九37-38

背经:九38

(本灵修文转自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,内容版权皆为「台北基督之家教会」所有。)

·END·

意见反馈表: